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亚波长介质光栅/MDM波导/周期性光子晶体中双重Fano共振的形成及演变规律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衍射原理和模耦合理论,提出了一种由亚波长介质光栅/金属-电介质-金属(metal-dielectric-metal,MDM)波导/周期性光子晶体组成的复合微纳结构.结合反射角谱深入分析了表面等离子激元的传输特性以及在固定波长下不同入射角时刻形成的双重Fano共振的产生机理.研究表明,双重Fano共振是由在亚波长介质光栅/MDM波导结合的上层结构中产生的独立可调的双离散态分别与在周期性光子晶体中形成的连续态相互耦合形成的.接着定量讨论了结构参数对双重Fano特性的影响,探究了双重Fano共振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改变结构参数可实现双Fano共振曲线和谐振角度之间的调谐,且在最优条件下,共振A区FR a和FR b的品质因数(figure of merit,FOM)可高达460.0和4.00×104,共振B区FR a和FR b的FOM值可高达269.2和2.22×104.该结构可为基于Fano共振的折射率传感器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衍射原理;模耦合;表面等离子激元;双重Fano共振
作者姓名:
陈颖;周健;丁志欣;张敏;朱奇光
作者机构: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特种光纤与光纤传感器重点实验室,秦皇岛 066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颖;周健;丁志欣;张敏;朱奇光-.亚波长介质光栅/MDM波导/周期性光子晶体中双重Fano共振的形成及演变规律分析)[J].物理学报,2022(03):128-134
A类:
B类:
亚波长,介质光栅,MDM,波导,光子晶体,Fano,演变规律分析,衍射原理,模耦合,耦合理论,电介质,metal,dielectric,体组成,微纳结构,反射角,角谱,表面等离子激元,传输特性,入射角,产生机理,互耦,变结构,谐振,调谐,最优条件,FR,品质因数,figure,merit,FOM,折射率传感器,传感器设计
AB值:
0.3526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