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浮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浮针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与频度分级的变化情况,以及面神经F波运动潜伏期、波幅及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面肌痉挛强度分级与面肌痉挛频度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F波时相及波幅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波时相及波幅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健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各维度评分方面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WHOQOL-BREF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文献关键词:
浮针;原发性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强度分级;面肌痉挛频度分级;WHOQOL-BREF评分;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鹏;薛剑;黄昕;肖飞;毕海洋;于楠楠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鹏;薛剑;黄昕;肖飞;毕海洋;于楠楠-.浮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9):2053-2059
A类:
面肌痉挛强度分级,面肌痉挛频度分级
B类:
浮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观察,常规针刺治疗,后面,潜伏期,波幅,面神经传导速度,生存质量,质量测定,WHOQOL,BREF,健侧,速度比,患侧,总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AB值:
0.095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