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金矿废弃地人工植被恢复草本层植物群落特征
文献摘要:
以小陇山林区金矿废弃地人工恢复植被和自然恢复植被为对象,采用样方法对草本层植物进行了调查,计算物种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不同人工植被恢复下草本层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 表明:1)金矿废弃地共出现草本植物17科44属52种,其中菊科15属21种,豆科5属6种,蔷薇科4属4种,伞形科4属4种,这4科植物适应能力强,总体表现为单属单种植物较多;2)群落中水蒿、牛尾蒿、紫花苜蓿、大火草重要值(Iv)表现最高.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措施,均能形成植被,各群落物种Simpson指数(D)和Evenness均匀度指数(E)变化不大;3)不同恢复年限油松林下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R)、Evenness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与油松林龄增长一致,表现在5 a时多样性指数随油松林龄增加而增大,10 a时随油松龄增加而减小;4)人工建植日本落叶松+刺槐和油松+云杉,能够增加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是金矿废弃地人工植被恢复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为林区矿山废弃地植被可持续经营管理和植被恢复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金矿废弃地;草本层;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海裕;吕寻;刘小林;郑子龙;张江涛;陈瑞锋
作者机构: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22;甘肃小陇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天水741022;甘肃省次生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甘肃天水741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海裕;吕寻;刘小林;郑子龙;张江涛;陈瑞锋-.金矿废弃地人工植被恢复草本层植物群落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01):53-59
A类:
金矿废弃地
B类:
人工植被恢复,草本层,植物群落特征,小陇山林区,人工恢复植被,自然恢复,物种重要值,多样性指数,植物组成,物种多样性,多样性特征,共出,草本植物,菊科,豆科,蔷薇科,伞形科,牛尾,紫花苜蓿,大火,Iv,植被恢复措施,Simpson,Evenness,均匀度指数,不同恢复年限,油松林,林下草本,Margalef,丰富度,Shannon,林龄,工建,建植,日本落叶松,刺槐,云杉,Wiener,矿山废弃地,可持续经营,经营管理,植被结构
AB值:
0.282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