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宁夏南部生态移民迁出区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文献摘要:
为了揭示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环境的作用机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宁南山区刺槐、河北杨、油松、青海云杉和自然恢复林地的土壤真菌、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与优势菌群的关系.结果 表明:1)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门、未分类真菌,占总真菌群落的90%以上;细菌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其他细菌门,占总细菌群落相对丰度的80%以上.2)油松林地土壤真菌多样性最高,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3.72±0.37、0.07±0.04.自然恢复林地真菌物种数量最高,Ace和Chao1指数分别为708.19±137.25、706.26±125.34;油松林地细菌多样性和物种数量都最高,Shannon、Simpson、Ace和Chao1指数分别为6.57±0.04、0.004±0.00、3439.81±41.67和3463.14±32.16.3)不同恢复模式相对丰度差异显著的真菌属为产油菌属、枝孢菌属、链格孢属,细菌属为67-14科未定名属、红色杆菌科红色杆菌属、鞘脂单胞菌科鞘脂单胞菌属.4)微生物优势菌群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容重(BD)、碳氮比(C/N)、pH是影响真菌优势菌群的主要因子,BD、氮磷比(N/P)、全磷(TP)、全碳(TC)是影响细菌优势菌群的主要因子.总体而言,不同恢复模式间真菌丰度差异性高于细菌丰度,表明真菌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对于不同树种和土壤环境变化较细菌群落更为敏感.研究结果将为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措施及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维持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恢复模式;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群落
作者姓名:
杨虎;马巧蓉;杨君珑;周亮;曹兵;张维江
作者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75002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银川75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虎;马巧蓉;杨君珑;周亮;曹兵;张维江-.宁夏南部生态移民迁出区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2(01):219-228
A类:
生态移民迁出区
B类:
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群落特征,示人,人工林,生物环境,高通量测序技术,宁南山区,刺槐,河北杨,青海云杉,自然恢复,恢复林地,细菌群落组成,土壤理化性质,优势菌群,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未分类,放线菌,变形菌门,酸杆菌,相对丰度,油松林,林地土壤,土壤真菌多样性,Shannon,Simpson,菌物,物种数,Ace,Chao1,细菌多样性,产油,链格孢属,未定,定名,杆菌属,鞘脂,单胞菌,冗余分析,RDA,土壤容重,BD,碳氮比,氮磷比,全磷,TP,全碳,总体而言,真菌群落组成,不同树种,土壤环境,植被恢复措施,生态系统功能,功能稳定性
AB值:
0.3074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