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植被模式下张宣铁尾矿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植被模式对铁尾矿库生态恢复效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张宣矿区的植被模式,以解决铁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低下、植物生长困难和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方法]以该区铁尾矿库的14种植被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生长特征、植被群落特征、土壤养分情况等方面选取指标对其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各模式植被盖度普遍处于中上水平,油松、沙棘、芦苇和野艾蒿分别为研究区内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优势种;乔木、乔灌等模式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灌木、灌草等恢复模式,但丰富度指数普遍较差.不同植被模式、不同土壤深度对土壤养分均影响显著,该区土壤富含速效钾,但缺乏氮、磷和有机质.经CRITIC-GRA法得分排序,油松、油松+洋白蜡、沙棘+胡枝子为研究区内得分排名前3的模式,评价等级为"优",所有恢复措施中仅自然恢复措施评价等级为"差".[结论]建议当地采用覆土整地植苗恢复措施,植物种选择上优先考虑油松+沙棘或胡枝子+野艾蒿或草木犀,另外可施用适量氮磷肥或有机肥,以加快铁尾矿库土壤养分改良.
文献关键词:
植被模式;CRITIC-GRA;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尾矿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瑞鹏;史常青;杨建英;史丽丽;魏广阔;刘韵;闫升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河北石家庄050011;中国林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瑞鹏;史常青;杨建英;史丽丽;魏广阔;刘韵;闫升-.不同植被模式下张宣铁尾矿生态恢复效果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08):66-76
A类:
B类:
植被模式,生态恢复,恢复效果,铁尾矿库,矿区,废弃地,土壤养分,植物生长,水土流失,生长特征,植被群落特征,植被盖度,上水,油松,沙棘,芦苇,艾蒿,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优势种,多样性指数,恢复模式,丰富度,不同土壤,土壤深度,速效钾,有机质,CRITIC,GRA,分排,白蜡,胡枝子,评价等级,恢复措施,自然恢复,措施评价,覆土,整地,植苗,植物种,先考,草木犀,施用,氮磷肥,或有,有机肥,植物多样性
AB值:
0.33605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