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山西灵空山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文献摘要:
通过探究辽东栎林、油松林空间结构特征,揭示林分生产力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天然林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山西灵空山典型辽东栎林、油松林为例,选取角尺度(W)、混交度(M)、大小比数(U)、密集度(C)和林层指数(S)5个指标表征林分空间结构特征,通过年轮条估算林分生产力,采用冗余分析探讨天然林空间结构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2种天然林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特征,呈现出聚集分布的水平格局,整体林分呈弱中度混交状态.其中,辽东栎林处轻微劣势状态,油松林则呈中庸状态(U1 =0.502,U2=0.471).2种天然林密集度均持较高水平,辽东栎林略优于油松林(C1 =0.955,C2=0.994).2种天然林垂直结构均较为简单,油松林垂直结构略优于辽东栎林(S1 =0.408,S 2=0.419).辽东栎林生产力(V1=3.828 t·hm-2·a-1)显著大于油松林(V2 =2.909 t· hm-2·a-1)(P<0.05).冗余分析表明,辽东栎林林分生产力与U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W、C、M、S呈负相关,空间结构指标中U是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解释度达50.7%);油松林林分生产力与U、C和M呈正相关,与S呈负相关,与W呈显著负相关(P<0.05),空间结构指标中W是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解释度达57.1%).林分空间结构能有效解释天然林生产力变化(75%以上),可依据空间结构参数对林分进行优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天然林的生态价值.
文献关键词:
辽东栎林;油松林;空间结构参数;生产力;驱动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铭波;韩海荣;程小琴;蔡锰柯;刘慧敏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铭波;韩海荣;程小琴;蔡锰柯;刘慧敏-.山西灵空山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01):33-40
A类:
B类:
空山,空间结构特征,辽东栎林,油松林,分生,天然林保护,保护和管理,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密集度,林层,林分空间结构,过年,年轮,冗余分析,种天然,聚集分布,平格,中庸,U1,U2,C1,C2,垂直结构,较为简单,S1,V1,hm,V2,空间结构指标,驱动因子,空间结构参数,优化管理,生态价值
AB值:
0.22042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