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克隆号p53抗体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克隆号p53抗体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与TP53基因突变情况进行一致性分析,筛选最优克隆号及其阳性阈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42例胃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4种不同克隆号(DO-7、BP-53-12、MX008、SP5)p53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并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TP53基因突变情况。统计分析不同梯度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各克隆号p53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4种克隆号(DO-7、BP-53-12、MX008和SP5)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腺癌细胞百分比各不相同,阳性例数亦不相同,分别为39/42(92.9%)、40/42(95.2%)、36/42(85.7%)和37/42(88.1%)。二代测序TP53基因突变33例,无突变9例。克隆号DO-7在阳性阈值为50%时准确率最高,BP-53-12、MX008和SP5准确率最高的阳性阈值分别为70%、60%和20%。相对应的4种克隆号灵敏度为:DO-7 100.0%、BP-53-12 95.7%、MX008 95.7%及SP5 100.0%;特异度为:DO-7 77.8%、BP-53-12 88.9%、MX008 100.0%及SP5 100.0%。结论:不同克隆号p53在胃腺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不同,最佳阳性阈值差异较大,评估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必须明确所用抗体的克隆号。本研究结果表明,胃腺癌中p53克隆号SP5蛋白水平免疫标记最佳阈值为20%,与TP53基因水平预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达到100.0%,因此,胃腺癌中p53采用克隆号SP5免疫组织化学探讨TP53基因突变背后的机制及创新治疗方式更具有代表性意义和价值。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龚智泉;于瑞丽;范盼红;王力夫;孔令非
作者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郑州 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龚智泉;于瑞丽;范盼红;王力夫;孔令非-.不同克隆号p53抗体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2(08):764-767
A类:
MX008,SP5
B类:
p53,胃腺癌,TP53,基因突变,一致性分析,病理科,癌组织,EnVision,二步法,DO,蛋白水平表达,二代测序技术,同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性腺,癌细胞,各不相同,染色结果,最佳阈值,基因水平
AB值:
0.1333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