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肺癌同步放化疗期间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49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预防组79例,包括初级预防组(全程同步放化疗中预防使用PEG-rhG-CSF)48例,次级预防组(出现粒细胞减少后的化疗周期中预防使用PEG-rhG-CSF)31例;未预防组70例。对比预防组和未预防组之间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同步放化疗完成率、放化疗剂量减量和治疗时间延迟发生率。结果:全组患者在放化疗中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32.2%(48/149)。其中,初级预防组的发生率为6.3%(3/48),次级预防组的发生率为9.7%(3/31),未预防组的发生率为35.7%(25/70)。预防组(初级预防+次级预防)与未预防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81, P<0.001)。全组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率为3.4%(5/149),未在初级预防组出现。同步放化疗足量完成率在预防组为96.2%(76/79),明显高于未预防组的82.9%(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0, P=0.007)。预防组放化疗剂量减量和治疗时间延迟发生率为19.0%(15/79),未预防组为40.0%(2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98, P=0.005)。 结论:PEG-rhG-CSF的预防使用可以有效降低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更好地保证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按计划完成。
文献关键词:
肺癌;同步放化疗;PEG-rhG-CSF;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作者姓名:
董昕;余荣;邓玮;赵雨婷;姜蕾蕾;杨丹;于会明;石安辉;王维虎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
引用格式:
[1]董昕;余荣;邓玮;赵雨婷;姜蕾蕾;杨丹;于会明;石安辉;王维虎-.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作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11):881-887
A类:
B类:
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PEG,rhG,CSF,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医院,初级预防,预防使用,次级,化疗周期,完成率,化疗剂,治疗时间,时间延迟,全组,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未在,足量,量完,按计划
AB值:
0.1486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