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沙棘优良杂种果实活性物质含量与变异规律
文献摘要:
对基于生长与结实性状从中蒙沙棘杂交试验中选出的57个杂种单株的果实Vc、Ve、黄酮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成分展开了分析,得到3点主要结论:1)杂交子代优株果实的Vc、Ve、黄酮含量均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变化范围分别达54.54~797.21、0.14~5.80、3.01~194.50 mg/100 g,这种变化为筛选高Vc、高Ve或高黄酮杂种无性系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2)沙棘杂种果实黄酮的组分主要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为主,两组分的含量随总黄酮含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山奈酚的含量较小,其随总黄酮含量的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杂种果实Vc、Ve及总黄酮含量两两间弱度相关.3)以总黄酮为首要选育目标,结合Vc、Ve含量分析,筛选出C3、C2、S26、C10-1-7、C1、C4-1-5、S14、S28和S29等9个高Vc、高黄酮沙棘优良杂种,其中S26和S14同时为高Ve含量杂种单株.
文献关键词:
中国沙棘;蒙古沙棘;杂交;生态经济型;活性物质;变异规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段爱国;郑春峰;张建国;罗红梅;何彩云
作者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赤峰市敖汉旗林业局,内蒙古敖汉旗 024329;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磴口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古 磴口 015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段爱国;郑春峰;张建国;罗红梅;何彩云-.沙棘优良杂种果实活性物质含量与变异规律)[J].林业科技通讯,2022(06):3-7
A类:
杂种无性系
B类:
种果,活性物质含量,变异规律,结实性状,中蒙,杂交试验,单株,Vc,Ve,生物活性物质,物质成分,杂交子代,优株,变化范围,槲皮素,异鼠李素,总黄酮含量,山奈酚,两间,选育,含量分析,C3,C2,S26,C10,C4,S14,S28,S29,中国沙棘,蒙古沙棘,生态经济型
AB值:
0.3312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