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麻醉药物联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药物联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0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产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4例.在产妇宫口开至2 cm时,A组产妇给予0.3 mg/ml纳布啡联合0.1%罗哌卡因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B组产妇给予0.3 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盐酸罗哌卡因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两组产妇首次自控镇痛时间、自控镇痛按压次数、镇痛起效时间、有效按压次数、自控镇痛药物总量及每小时罗哌卡因消耗量.比较不同时间点产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新生儿氧分压(P0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02)、乳酸水平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A组产妇首次自控镇痛时间、镇痛起效时间[(62.34±10.25)min、(14.25±6.11)min]均短于 B 组[(131.56±10.14)min、(18.02±6.7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279、3.045,均P<0.05).A组产妇每小时罗哌卡因消耗量[(9.54±2.11)mg/h]多于B组[(7.32±2.04)mg/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9,P<0.05).A组产妇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自控镇痛药物总量[(5.02±0.98)次、(5.68±1.24)次及(36.98±5.87)ml]均少于 B 组[(2.13±0.47)次、(2.16±1.18)次及(25.06±4.2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54、15.111及12.126,均P<0.05).A组产妇在宫口全开时VAS评分[(4.95±2.48)分]高于B组[(3.92±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7,P<0.05).两组新生儿PO2、pH值、PCO2、乳酸及术后24 h神经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18.52%)低于B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5,P<0.05).结论 与舒芬太尼比较,在对产妇行硬膜外阻滞过程中使用纳布啡能更快发挥镇痛效果,降低尿潴留发生率,但在宫口全开时纳布啡的镇痛效果较差,罗哌卡因的消耗量较多.两者均能降低分娩疼痛且对新生儿不产生明显影响.
文献关键词: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纳布啡;硬膜外阻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宫延基;陈元良;包义勇
作者机构:
金华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浙江金华321000;宣城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安徽宣城24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宫延基;陈元良;包义勇-.不同麻醉药物联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2(03):387-390
A类:
B类:
麻醉药物,药物联合,硬膜外阻滞,有效性和安全性,安全性分析,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镇痛,单胎,足月,月初,初产妇,宫口,ml,纳布啡,自控硬膜外镇痛,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自控镇痛,镇痛时间,按压次数,镇痛起效时间,镇痛药物,消耗量,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VA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氧分压,P02,二氧化碳分压,PC02,神经行为评分,全开,开时,PO2,PCO2,尿潴留,留发,x2,镇痛效果,分娩疼痛
AB值:
0.2109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