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改良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芍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运用改良的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芍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改良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涉及多重分子数据筛选和多层次多平台靶标预测方法的集成;前者利用TCMSID数据库结合文献调研收集白芍的化学成分,根据各成分的靶点选择性、成药性、潜在毒性等性质进行成分过滤;后者运用SEA、SwissTargetPredic-tion、PPB2以及TargetNet 4大平台对白芍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并集成.(2)通过OMIM和GeneCards 5.0数据库检索异位性皮炎的相关靶点.(3)运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白芍-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PPI网络分析、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筛选白芍抗异位性皮炎的活性成分、核心靶点以及关键通路.(4)使用MO E软件对白芍抗异位性皮炎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得到白芍活性成分16个,成分抗异位性皮炎潜在靶点29个."白芍-成分-靶点-通路"显示,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等是较重要的有效成分,AKT1、EGFR、VEGFA等是核心靶点,HIF-1、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是白芍抗异位性皮炎的潜在通路.分子对接验证白芍的16个成分与13个核心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和相互作用模式.结论 白芍具有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作用,且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文献关键词:
白芍;异位性皮炎;网络药理学;成分过滤;靶点预测;分子对接
作者姓名:
沈成英;侯雄军;何洁;吴文明;杨素青;胡建新
作者机构:
330006 江西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成英;侯雄军;何洁;吴文明;杨素青;胡建新-.基于改良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芍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22(04):283-291
A类:
TCMSID,成分过滤,SwissTargetPredic,PPB2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白芍,异位性皮炎,数据筛选,多平台,靶标预测,文献调研,靶点选择,成药性,潜在毒性,SEA,tion,TargetNet,大平台,靶点预测,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Cytoscape,软件构建,PPI,通路富集分析,活性成分,核心靶点,MO,选得,潜在靶点,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有效成分,AKT1,EGFR,VEGFA,HIF,PI3K,Akt,核心蛋白,结合亲和力,作用模式,有治,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
AB值:
0.2333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