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脑-肠学说探讨中医药抗抑郁症思路
文献摘要:
抑郁症病机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衡,中医药可通过调控肝、脾脏腑功能治疗抑郁症.现代研究证实,脑-肠轴通路和抑郁症有较强的相关性.脑肠肽不仅存在于大脑中,也存在于胃肠道内,与胃肠功能和情绪密切相关.由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存在一定联系,即脑-肠轴的存在,可以把胃肠道及肠道菌群看成一个整体,对神经系统做出代谢、免疫及神经递质的应答从而影响其功能.中医药不仅可调控机体脑肠肽的分泌和含量,从而调控免疫系统、影响迷走神经调节,还可以直接调控机体肠道菌群丰富度及结构,进一步影响抑郁行为.中医药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全明确,以后可增加中药通过改善肠道神经分泌、免疫、肠道菌群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
文献关键词:
抑郁症;脑-肠学说;肝;脾
作者姓名:
莫穷泽;何乾超;林洁洁;高玉广;邓惠;黄丽蓉;庞东林;田方;何俊锋
作者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莫穷泽;何乾超;林洁洁;高玉广;邓惠;黄丽蓉;庞东林;田方;何俊锋-.基于脑-肠学说探讨中医药抗抑郁症思路)[J].河南中医,2022(01):37-40
A类:
B类:
抗抑郁,抑郁症,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阴阳,阴阳失衡,脾脏,脏腑功能,现代研究,肠轴,脑肠肽,仅存,胃肠功能,消化系统,肠道菌群,看成,一个整,神经递质,可调控,免疫系统,迷走神经,神经调节,丰富度,抑郁行为,药对,神经分泌,群治
AB值:
0.3408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