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和对照组30例(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量表(PSQI)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眩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6.7%vs 73.3%,P<0.01)和显效率(90.0%vs56.7%,P<0.0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中西医结合效果显著.
文献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血府逐瘀汤;加巴喷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峰;季淑娟;李莎;徐钢;姚凤珍;黄礼兵;季方兵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峰;季淑娟;李莎;徐钢;姚凤珍;黄礼兵;季方兵-.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J].中国临床研究,2022(05):694-697
A类: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
B类: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附属医院,胸段,血府逐瘀汤加减,加减口服治疗,加巴喷丁,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治疗期间,眩晕,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显效,vs56,起效,镇痛效果,副作用,中西医结合
AB值:
0.1469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