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胺碘酮对心脏瓣膜手术后华法林治疗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后使用胺碘酮对华法林治疗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TR)、华法林日剂量和抗凝过度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抗凝门诊因心脏瓣膜手术而服用华法林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和临床信息。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胺碘酮治疗,将患者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在门诊随访90 d内TTR百分比、华法林稳定日剂量和INR>3的次数占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407例患者纳入研究,胺碘酮组35例,男性15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56(49,64)岁,20例(57.1%)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对照组372例,男性227例,女性145例,中位年龄55(48,63)岁,105例(28.2%)合并房颤。出院90 d内,与对照组比较,胺碘酮组TTR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6%(44.6%,70.6%)比67.3%(52.3%,82.3%),
P=0.061],但华法林稳定日剂量明显较低[2.25(1.72,2.78)mg比3.38(2.59,4.18)mg,
P<0.001]。出院后1~14 d、15~90 d和整个随访期内INR>3的例次中位占比(范围)均高于对照组[0(0~0.3)比0(0~0.3),
P=0.016;0.08(0~0.3)比0(0~1.0),
P=0.002;0.06(0~0.85)比0(0~0.22),
P=0.001]。
结论:心脏瓣膜手术后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合并胺碘酮后可明显增加患者抗凝过度的风险,需要下调华法林日剂量,才能达到较高的TTR,保持抗凝治疗的稳定性。
文献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华法林;胺碘酮;药物相互作用;国际标准化比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丁征;管晓媛;胡崧;谭江山;闫婷婷;郭婷婷;吴艳;高鑫;严欣欣;孟颖;刘盛;郑英丽;华潞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呼吸与肺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北京 1000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征;管晓媛;胡崧;谭江山;闫婷婷;郭婷婷;吴艳;高鑫;严欣欣;孟颖;刘盛;郑英丽;华潞-.胺碘酮对心脏瓣膜手术后华法林治疗的影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2(07):360-364
A类:
B类:
胺碘酮,心脏瓣膜手术,手术后,华法林治疗,对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治疗目标,TTR,和抗凝,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抗凝门诊,服用,人口统计学,临床信息,门诊随访,定日,数占,心房颤动,出院后,抗凝治疗,人工心脏瓣膜,药物相互作用
AB值:
0.209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