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四逆散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代谢通路,为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临床应用和深入阐明四逆散干预Graves病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运用TCMSP平台及查阅文献筛选四逆散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以"Graves'disease"为关键词,挖掘GeneCards、CTD、DisGeNET、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中Graves病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运用Metascape平台对共同靶点通过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在RCSB PDB和PubChem数据库中获得成分和靶点的结构,利用pymol软件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柰酚、芹菜素、异鼠李素、柚皮素、异甘草素、木犀草素、葛根素等,PPI网络中关键靶点为AKT1、TNF、INS、IL6、VEGFA、TP53、JUN、CASP3、IL1B、MAPK3等.GO与KEGG分析主要代谢通路可能有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有调节免疫失衡、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抗氧化应激、抑制甲状腺血管新生和减轻外周组织器官损伤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四逆散主要成分与治疗Graves病的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较高且对接构象较稳定.结论 四逆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影响多条代谢通路发挥治疗Graves病的作用,为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四逆散;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槲皮素;山柰酚;芹菜素;异鼠李素
作者姓名:
马文欣;朱晓云;徐婧;付守强;焦烁颖;杨九天;郑宇然;汤阳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文欣;朱晓云;徐婧;付守强;焦烁颖;杨九天;郑宇然;汤阳-.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05):931-941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四逆散,Graves,利用网络,技术探索,疗毒,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作用靶点,代谢通路,TCMSP,文献筛选,主要活性成分,disease,GeneCards,CTD,DisGeNET,OMIM,TTD,DrugBank,Cytoscape,软件构建,String,平台构建,PPI,Metascape,富集分析,RCSB,PDB,PubChem,pymol,autodock,vina,槲皮素,山柰酚,芹菜素,异鼠李素,柚皮素,异甘草素,木犀草素,葛根素,关键靶点,AKT1,INS,IL6,VEGFA,TP53,JUN,CASP3,IL1B,MAPK3,PI3K,Akt,HIF,p53,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调节免疫,免疫失衡,抑制细胞增殖,抗氧化应激,血管新生,组织器官,器官损伤,结合活性,构象,多成分,多靶点,多条
AB值:
0.3738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