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6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结果:6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并发恶性肿瘤19例,发生率为3.03%,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65.7±13.7)岁,透析龄(45.16±38.18)个月。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占比最高(9/19)。单因素分析提示,恶性肿瘤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非恶性肿瘤组,前白蛋白水平低于非恶性肿瘤组(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校正了透析龄、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素后,年龄是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较普通人高,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要加强对高龄血透人群监测,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措施改善预后。
文献关键词:
血液透析;肿瘤;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嘉琪;李玉敏;钟碧贤;刘少华;雷莹;张云芳;苏妍妍
作者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肾病学科,广州 5108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嘉琪;李玉敏;钟碧贤;刘少华;雷莹;张云芳;苏妍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22(11):1661-1664
A类:
B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肿瘤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市花,花都区,结发,恶性肿瘤患者,logistic,中男,透析龄,消化系统肿瘤,非恶性肿瘤,前白蛋白水平,甲状旁腺素,普通人,血透,人群监测,采取措施
AB值:
0.1580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