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5-2019年深圳市疫苗不同接种方式发生过敏反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深圳市疫苗单独接种和同时接种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明确同时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利用2015-2019年深圳市在国家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上报的异常反应中过敏反应数据,对单独接种和同时接种疫苗发生过敏反应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深圳市共报告过敏反应3 718例,其中单独接种组为2 537例,同时接种组为1 181例,两组间性别、接种时年龄、接种前过敏史及患病史、接种途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889、1.520、2.757、2.064、1.835,均P>0.05).在接种后接种部位红肿、硬结及异常反应分型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674、1.926、5.621,均P>0.05);在间隔时间、发热症状及转归状态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582、20.701、9.764,均P<0.01),同时接种过敏反应发生在24h内的占比和出现发热症状的占比均高于单独接种.结论 2015-2019年深圳市两种及以上疫苗同时接种不会增加接种部位局部红肿、局部硬结等症状的发生机率,过敏反应的临床分型也与单独接种没有明显差异,但接种24 h内发生过敏反应和伴发热的占比高于单独接种.提示两种或以上疫苗同时接种的安全性较好,但需关注接种24 h内的过敏反应和发热症状.
文献关键词:
疫苗接种;单独接种;同时接种;过敏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文豪;纪佳君;沈宛颖;彭远舟;程锦泉;张艳炜
作者机构: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广东深圳518033;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630;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广东广州5109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文豪;纪佳君;沈宛颖;彭远舟;程锦泉;张艳炜-.2015-2019年深圳市疫苗不同接种方式发生过敏反应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2(03):351-355
A类:
B类:
接种方式,过敏反应,单独接种,同时接种,种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上报,接种疫苗,过敏史,x2,红肿,间隔时间,热症,转归,24h,局部硬结,机率,临床分型,伴发,或以,疫苗接种
AB值:
0.21972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