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物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效果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物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接受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物治疗的26例(26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4~91(53.50±16.31)岁,病程(5.73±2.86)d。随访1~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及并发症。结果:注药后3周、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分别为0.57±0.44、0.43±0.29、0.30±0.25、0.30±0.26均较治疗前提高(
t=2.342、3.260、4.070、4.060,均
P<0.05)。注药后3周、1、3及6个月C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t=5.035、5.545、5.940、5.958,均
P<0.05)。注药后4只眼眼压升高,4只眼发生白内障,10只眼结膜下出血,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性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玻璃体内地塞米松植入物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安全有效,可提高视力,降低CMT。
文献关键词:
葡萄膜炎,非感染性;地塞米松;玻璃体;效果,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胥利平;周明;刘豪杰
作者机构: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大连 116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胥利平;周明;刘豪杰-.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物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2(01):7-11
A类:
B类: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植入物,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效果观察,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中山医院,患者年龄,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CMT,注药,BCVA,logMAR,眼压,压升,白内障,眼结膜,下出,对症治疗,无感,感染性眼内炎
AB值:
0.2270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