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正常糖调节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正常糖调节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2019年1—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者资料,选取40~79岁正常糖调节体检者902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对照组530例,IMT增厚组150例,斑块组222例。分别收集体检者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AGEs等信息。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AGEs与变量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GEs预测正常糖调节人群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能。 结果:对照组、IMT增厚组、斑块组三组间性别、年龄、SBP、DBP、TC、LDL-C、FPG、HbA 1c、AGE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斑块组年龄、SBP、AGEs均高于IMT增厚组[55(50,60)比53(49,56)岁;132(122,141)比126(115,142)mmHg(1 mmHg=0.133 kPa);74(67,81)比72(67,78)AU](均 P<0.001);IMT增厚组年龄、LDL-C、HbA 1c、AGEs均高于对照组[53(49,56)比48(45,52)岁;(2.8±0.7)比(2.7±0.7)mmol/L;5.4%(5.2%,5.6%)比5.4%(5.1%,5.6%);72(67,78)比70(66,76)AU](均 P<0.05)。年龄( OR=1.179,95% CI:1.107~1.255)、SBP( OR=1.045,95% CI:1.013~1.077)、LDL-C( OR=2.028,95% CI:1.036~3.969)、AGEs( OR=1.049,95% CI:1.000~1.100)是正常糖调节人群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AGEs与年龄、HbA 1c、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呈正相关( r=0.407、0.092、0.172)(均 P<0.01)。皮肤AGEs预测正常糖调节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0(95% CI:0.601~0.698),最佳截断值是70.5,灵敏度为65.8%,特异度为56.9%。 结论:正常糖调节人群皮肤AGEs水平与AS的发生密切相关。
文献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作者姓名:
龚一昕;洪海鸥;姚蓓;张元志;张洋;刘心记;郑浩然;王贻坤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合肥 23000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 230022
引用格式:
[1]龚一昕;洪海鸥;姚蓓;张元志;张洋;刘心记;郑浩然;王贻坤-.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正常糖调节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2(02):99-104
A类:
B类: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S,横断面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者,颈动脉超声,IMT,增厚,别收,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独立影响因素,分析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群发,SBP,DBP,mmHg,kPa,AU,截断值
AB值:
0.1608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