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7-2020年广州市某医院烧烫伤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烧烫伤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烧烫伤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0年广州市某医院首诊烧烫伤病例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烧烫伤首诊伤害病例18452例,其中学龄前儿童占35.43%,学龄前儿童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中青年占43.81%,中青年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烧烫伤主要由热液(71.18%)引起,但因热液引起的烧烫伤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烧烫伤以家中发生(91.00%)、夏季发生(29.87%)、上肢损害(52.13%)、轻度伤害(93.46%)为主.不同年龄人群在烧烫伤致伤原因、发生地点、伤害部位、严重程度方面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生火焰烧伤、化学烧伤及电烧伤的比例高于女性(P<0.05),发生躯干、多部位及全身广泛受伤及中重度损伤的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 热液仍是引起烧烫伤的主要原因;烧烫伤基本特征和临床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相关部门应根据烧烫伤流行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文献关键词:
烧烫伤;流行病学;监测;热液;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翠萍;李勤;张晋蔚;闫静;周晓红;曾凤兰;叶雪梅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510220;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广州510620;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9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翠萍;李勤;张晋蔚;闫静;周晓红;曾凤兰;叶雪梅-.2017-2020年广州市某医院烧烫伤病例流行病学特征)[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2(01):90-94
A类:
B类:
烧烫伤,伤病,流行病学特征,防控策略,首诊,病例资料,数据统计分析,害病,学龄前儿童,中青年,热液,上肢,致伤原因,发生地,面的构成,构成比,生火,火焰,化学烧伤,伤及,电烧伤,躯干,多部位,受伤,中重度,临床信息,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伤流,流行特征,预防控制措施
AB值:
0.2553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