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0-2021年贵州省少数民族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人口学和行为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0-2021年报告的现住址为贵州省、病例超过1000例的少数民族HIV/AIDS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1年贵州省报告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和彝族HIV/AIDS病例共19 311例;其中2010-2019年报告数逐年增长,2020年有所下降,2021年再次上升.各市州不同少数民族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0∶1;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54.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0.8%;婚姻状态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42.4%;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39.5%和30.0%;不同民族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态和教育程度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传播途径中异性传播占90.6%,其中经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传播占45.7%;不同少数民族传播途径分布和异性传播方式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为主,占68.3%.结论 贵州省少数民族艾滋病报告病例逐年上升,病例分布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分布一致,各民族间病例特点各不相同,性传播己成为主要传播途径,部分少数民族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防治工作面临挑战,亟须出台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文献关键词:
少数民族;艾滋病;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智;韦薇;范家诚;曹文杰;林锋;姚永明
作者机构: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阳5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智;韦薇;范家诚;曹文杰;林锋;姚永明-.2010-2021年贵州省少数民族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22(06):529-532
A类:
B类:
流行特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AIDS,人口学,行为特征,预防控制措施,全民健康,健康保障,疾控,传染病监测,统收,年报,住址,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省报,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彝族,各市,市州,分布差异,男女比例,婚姻状态,已婚,配偶,传播途径,异性传播,非婚非商业性行为,行为传播,传播方式,样本来源,报告病例,聚居地,各民族,病例特点,各不相同,防控形势,形势严峻,防治工作,面临挑战
AB值:
0.3338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