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学化间隙平衡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数字化间隙平衡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明确该技术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纳入自2019-03-2020-05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数字化间隙平衡技术(关节间隙撑开器配合压力测试组件辅助)完成手术,对术中假体旋转角度及屈伸间隙适配度进行观察,并比较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表现及膝关节KSS评分.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7(6~9)个月.术后1个月膝关节伸直内外翻位应力位X线片所测内外侧胫股关节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应力条件下膝关节屈曲90.位所测内外侧胫股关节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更精准的截骨标准以及数字化压力测试条件下的软组织松解更可靠,不依赖骨性标志则更容易获得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平衡,力线对准及旋转控制相对更简单.
文献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间隙平衡技术;数字化技术
作者姓名:
王刚涛;张旭辉;温中华;夏磊;亢军强;杨森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骨科,河南新乡45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骨科,河南信阳464000
引用格式:
[1]王刚涛;张旭辉;温中华;夏磊;亢军强;杨森-.数学化间隙平衡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08):844-847
A类:
B类:
数学化,间隙平衡技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应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间隙,撑开,压力测试,假体,旋转角度,屈伸,适配度,手术前后,后影,影像学表现,KSS,随访时间,时间平均,伸直,外翻,应力位,股关节,角差,应力条件,膝关节屈曲,临床评分,功能评分,VAS,截骨,测试条件,软组织松解,不依,骨性标志,矢状位,力线对准,数字化技术
AB值:
0.2651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