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1-03诊治的5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采用PVP治疗(PVP组),27例采用PKP治疗(PKP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3周、6个月疼痛VAS评分、RDQ评分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伤椎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比较两组未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1周、3周、6个月PVP组疼痛VAS评分较PK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6个月PVP组RDQ评分较PK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伤椎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均能有效改善脊柱功能,但PVP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更为明显.
文献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形成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彦;严小林;曾永吉;刘德龙;林琳
作者机构:
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重庆401121;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重庆4011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彦;严小林;曾永吉;刘德龙;林琳-.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07):728-730
A类:
B类:
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kyphoplasty,PKP,VAS,RDQ,Cobb,椎体高度压缩率,疗效优良率,随访时间,可取,脊柱功能,缓解效果,经皮椎体形成术
AB值:
0.13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