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两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满意度;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应对方式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简表(QOL)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73.08%(38/52)](χ 2=8.50,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42.18±2.76)分]和HAMD评分[(13.12±1.89)分]均低于对照组[(46.28±3.18)分、(16.89±2.12)分]( t=7.02、9.57,均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GSES量表评分[(21.65±2.71)分]高于对照组[(17.98±3.24)分]( t=6.26,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消极应对评分[(1.44±0.20)分]低于对照组[(1.82±0.1)]分,而积极应对评分[(1.87±0.24)分]高于对照组[(1.52±0.21)分]( t=10.96、7.91,均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环境[(14.62±1.08)分]、社会关系[(21.08±2.54)分]、心理[(22.34±2.47)分]和生理[(21.09±2.24)分]均高于对照组[(12.54±1.32)分、(16.75±2.10)分、(17.65±2.34)分和(17.87±1.87)分]( t=8.79、9.47、9.94、7.95,均 P < 0.05)。 结论: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文献关键词:
健康教育;认知疗法;抑郁症;自我效验;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病人满意度
作者姓名:
傅菊萍;陈松;支倩娜;张英;童奇
作者机构: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六科,杭州 31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傅菊萍;陈松;支倩娜;张英;童奇-.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22(05):777-780
A类:
B类:
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干预效果,杭州市,常规教育,干预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世界卫生组织,WHO,简表,QOL,满意率,消极应对,患者满意度,认知疗法,自我效验,病人满意度
AB值:
0.2127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