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宫颈HSIL患者初次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相关因素分析与补充手术必要性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行初次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相关因素、切缘状态与病变残留、复发的关系,探讨宫颈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及补充二次手术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宫颈HSIL住院行宫颈锥切的患者共501例,统计分析:① 首次锥切切缘阳性率及高危因素;②78例补充二次手术者初次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率(术后病理为HSIL及以上)与切缘状态的关系;③(规范随访)113例初次锥切术后复发率与切缘状态的关系.结果 ①501例HSIL患者初次锥切后切缘阳性116例,切缘阳性率23.15%,多因素分析显示锥切方式为宫颈电环切除(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P=0.003,OR=4.227,95%CI=1.631-10.955)、锥切高度≤1.6 cm(P=0.005,OR=2.674,95%CI=1.348-5.301)、病变累及点数(P<0.001,OR=1.206,95%CI=1.094-1.330)是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②78例二次手术(二次锥切或子宫切除)患者中,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病变复发率相比较(40%vs 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③113例初次锥切术后病变复发率在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两组之间(8%vs 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结论 宫颈锥切方式为LEEP、锥切高度≤1.6 cm、病变累及点数为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切缘阳性是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但与病变复发无显著性相关,要认识到切缘阳性并不等同于病变残留,是否补充二次手术需结合个体化因素选择,避免诊疗过度.
文献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高危因素;病变残留;补充手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冬梅;林小翠;赖贺;生秀杰
作者机构:
510150 广东 广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冬梅;林小翠;赖贺;生秀杰-.宫颈HSIL患者初次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相关因素分析与补充手术必要性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2(06):65-70
A类:
B类:
HSIL,相关因素分析,补充手术,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s,宫颈锥切术,病变残留,高危因素,二次手术,广州医科大学,妇科,行宫,切切,切缘阳性率,术者,病灶残留,残留率,术后病理,术后复发,多因素分析,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子宫切除,切缘阴性,等同于
AB值:
0.1788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