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准确判断肠管活力是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诊疗中的关键之一。对部分患者而言,通过腹腔镜探查或初次手术后的再次探查来明确肠管坏死的有无,较之剖腹探查手术创伤更小,既能够及时发现肠管坏死等病情,又能够有效避免阴性剖腹探查的损伤,减轻手术创伤的不良反应,对危重患者实施床边腹腔镜检查还能够有效避免转运过程中的风险。联合应用术中荧光造影术能够弥补单纯肉眼观察的不足,更加客观、准确地判断肠管的血运情况。因此,对难以确定肠管血运状况、存在肠管坏死风险的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联合应用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和腹腔镜技术能够更为准确、更加微创地判断病情,从而更加精准地实施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文献关键词:
腹腔镜;肠系膜;缺血;荧光造影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小桥;张庆钊
作者机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胃肠外科,济南 250021;山东新泰市中医医院外一科,新泰 271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小桥;张庆钊-.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2(12):797-801
A类:
荧光造影术
B类:
腹腔镜技术,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疾病诊疗,断肠,肠管,腹腔镜探查,手术后,较之,剖腹探查,手术创伤,危重患者,床边,腹腔镜检查,联合应用,肉眼,难以确定,用血,血管腔内治疗,微创,施治,救治效果
AB值:
0.21565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