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
文献摘要:
构建生态网络有利于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该研究以长株潭生态绿心为研究区域,采用"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的模式构建生态网络,并进一步优化生态网络.结果表明:(1)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景观类型占前景面积比例分别为:核心区(47.91%)、边缘区(21.4%)、桥接区(15.57%)、支线(7.56%)、环道区(3.68%)、岛状斑块(2.36%)、孔隙(1.52%).核心区斑块主要分布在中部自然保护地集中分布区.(2)根据核心区斑块的dPC值及面积并参考相关规划,共识别生态源地20个,其中类型一6个、类型二5个、类型三9个.(3)基于MCR和重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190条,其中重要生态廊道26条.(4)生态网络优化后新增1个生态源地以及23个踏脚石,修复25个关键生态断裂点.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生态格局构建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生态网络;形态学空间分析(MSPA);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重力模型
作者姓名:
甘静静
作者机构: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长沙 41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甘静静-.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J].热带林业,2022(02):44-50
A类:
B类:
长株潭城市群,群生,绿心,生态网络构建,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源地识别,阻力面,模式构建,生态意义,景观类型,面积比,核心区,边缘区,桥接,支线,环道,斑块,自然保护地,分布区,dPC,生态源地,MCR,重力模型,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网络优化,踏脚石,生态断裂点,生态格局,格局构建,空间分析,MSPA,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AB值:
0.4248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