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患者黄斑区与视盘周围视网膜结构厚度、血管密度的OCTA定量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患者黄斑区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血管密度的定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2月—2022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患者4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21~75(49.7±11.4)岁;观察组中,发生视野缺损者纳入视野缺损组24例24眼(将视野缺损更大的一侧眼纳入观察),未发生视野缺损者纳入视野正常组18例18眼。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机器数据库中挑选同期性别、年龄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者42例为健康对照组,将其右眼纳入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视力、视野和OCTA检查,并采用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的厚度,以及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RCP)和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的血管密度进行定量评估。采用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将视野缺损组、视野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血管密度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鞍区占位患者视网膜血管密度与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视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鞍区占位患者视网膜血管密度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血管密度对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视野缺损组患者的mGCC和pRNFL厚度、RPC和SRCP血管密度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血管密度(RPC和SRCP)与视网膜结构厚度(mGCC和pRNFL)呈正相关(
P值均<0.05),与视野缺损程度呈负相关(
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不同的视网膜结构厚度对血管密度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pRNFL厚度、mGCC厚度、RPC血管密度、SRCP血管密度诊断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病变的AUC值分别为0.767、0.756、0.707、0.702。
结论: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患者的黄斑区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视网膜血管密度明显降低,且与患者视野缺损程度呈负相关;OCTA检测可定量评估视网膜微血管密度及结构厚度,在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病变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文献关键词:
脑肿瘤;视交叉;垂体肿瘤;视网膜血管;断层扫描,光学相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文娟;高健;廖荣丰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合肥 2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文娟;高健;廖荣丰-.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患者黄斑区与视盘周围视网膜结构厚度、血管密度的OCTA定量分析)[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11):745-752
A类:
SRCP
B类:
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黄斑区,视网膜结构,OCT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眼科,中男,一侧,同期性,健康者,右眼,视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毛细血管,放射状,RPC,定量评估,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比较方法,分析评估,视网膜血管,视功能,功能损伤,诊断效能,减低,视野缺损程度,影响差异,视网膜微血管密度,病情评估,脑肿瘤,垂体肿瘤
AB值:
0.1490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