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88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44眼).两组患者均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1~3次,在每次治疗剂量的选择上,A组予以0.5 mg,B组予以1.0 mg.比较两组各项疗效观察指标、视网膜中央动脉眼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a波振幅、b波振幅均高于治疗前,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BCVA、a波振幅、b波振幅均高于A组,CMT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高于治疗前,阻力指数(RI)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PSV、EDV均高于A组,RI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 mg和1.0 mg两种剂量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均可有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后者在提高视力、减小CMT厚度上具有优势,可能与改善眼血流动力学有关,且安全性尚可,值得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雷珠单抗;玻璃体腔;眼血流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毛蕾
作者机构: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 江西 新余 33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毛蕾-.不同剂量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2(26):39-43
A类:
B类: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余市,治疗剂量,疗效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眼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指标,复发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并发症发生率,尚可
AB值:
0.1466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