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机器人导航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机器人导航经皮内固定治疗钩骨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1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治疗的21例新鲜钩骨钩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26~56岁,平均40.7岁。患者均采用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经皮精准置入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测量并比较患侧与健侧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角度,尺侧、桡侧偏斜角度,捏力及握力;采用改良 Mayo 腕关节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腕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55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0.5~1.0 mL,平均0.75 mL。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无尺神经损伤、环小指屈肌腱损伤。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1.5个月。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患者末次随访时:患侧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角度,尺侧、桡侧偏斜角度,捏力及握力分别为69.4°±1.5°、54.5°±2.1°、41.2°±1.7°、14.5°±1.6°、(10.5±1.5)kg、(35.1±1.6)kg,健侧分别为70.2°±1.4°、55.3°±2.0°、42.3°±1.6°、15.3°±1.5°、(11.3±1.3)kg、(35.9±1.5)kg,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腕关节主动活动疼痛VAS评分0~2分、平均0.88分,被动活动疼痛VAS评分0~2分、平均0.98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89~100分,平均94.5分,其中优20例、良1例。
结论:应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钩骨钩骨折具有精准定位、精准置钉及不损伤尺神经、环小指屈肌腱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可作为治疗无移位的钩骨钩骨折的优先选择。
文献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内;钩骨钩骨折;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微创手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唐洪伟;齐伟亚;朱辉;方杰;郑大伟;江起庭
作者机构:
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徐州221000;南京江北医院骨科中心,南京 2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洪伟;齐伟亚;朱辉;方杰;郑大伟;江起庭-.机器人导航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05):331-336
A类:
钩骨钩骨折
B类:
机器人导航,经皮微创内固定术,临床效果观察,骨科机器人,经皮内固定,回顾性研究,徐州,仁慈,手外科,外科治疗,骨折患者,中男,导航定位,置入,Herbert,螺钉内固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切口愈合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复查,骨折愈合时间,患侧,健侧,关节屈曲,背伸,活动角,侧偏,偏斜角,捏力,握力,Mayo,腕关节评分,腕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被动活动,疼痛程度,均一,切口感染,尺神经损伤,小指,屈肌腱,肌腱损伤,随访时间,主动活动,功能评分,应用机器人,定位系统,微创内固定治疗,精准定位,置钉,移位,优先选择,骨折固定术,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微创手术
AB值:
0.24585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