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甲胎蛋白和高敏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μTASwako i30微流控系统监测的甲胎蛋白(AFP)和高敏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hs-AFP-L3%)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对HCC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初次就诊的慢性病毒性肝炎(6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68例,肝硬化组)和HCC患者(67例,HCC组),同时按年龄和性别匹配选择同期就诊的65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μTASwako i30微流控免疫荧光技术对血清AFP及hs-AFP-L3%进行测定.分别以≥20 μg/L和≥10%作为AFP和hs-AFP-L3%诊断HCC的临界值.结果(1)各组患者血清hs-AFP-L3%和AFP水平比较:HCC组均较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显著升高,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AFP水平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显著升高(P<0.05),而hs-AFP-L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患者血清hs-AFP-L3%和AFP阳性率的比较:HCC组均较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显著升高(均P<0.05),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肝硬化组AFP阳性率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显著升高(P<0.05).(3)HCC肿瘤直径≥5 cm患者、低分化患者、Ⅲ-Ⅳ期患者血清hs-AFP-L3%、AFP水平及阳性率均较肿瘤直径<5 cm患者、高分化患者、Ⅰ-Ⅱ期患者显著增加(均P<0.05).(4)AFP检测HCC的灵敏度高于hs-AFP-L3%(P<0.05),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hs-AFP-L3%和AFP(P<0.05);hs-AFP-L3%检测HCC的特异度高于AFP和联合检测(均P<0.05).结论 基于μTASwako i30微流控系统的hs-AFP-L3%和AFP的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hs-AFP-L3%或AFP检测HCC的灵敏性,对早期HCC有一定的预警意义.
文献关键词:
甲胎蛋白;高敏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练祥;柯婷婷
作者机构:
宁波市第四医院感染肝病科,浙江315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练祥;柯婷婷-.甲胎蛋白和高敏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08):916-920
A类:
高敏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TASwako,i30
B类:
肝细胞癌,微流控系统,系统监测,AFP,hs,L3,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HCC,水平变化,临床价值,月初,肝血管瘤,免疫荧光技术,较慢,肿瘤直径,低分化,高分化,灵敏度高,联合检测,灵敏性
AB值:
0.0804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