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阴道镜操作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阴道镜操作对于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共60例,在阴道镜检查前及阴道镜检查结束2~3周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分析患者阴道镜检查前后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结果 60例患者阴道镜检查前后均无症状.阴道镜检查前菌群异常者16例,包括细菌性阴道病(BV)13例,发生率为21.6%;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1例,发生率为0.16%;微生态异常比26.6%.60例患者阴道镜检查前后阴道微生态变化、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真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道分泌物pH值在阴道镜检查前后的中位数值均为4.1.检查后,16例检查前阴道微生态异常的患者中8例改善,7例无变化,1例由菌群异常转变为菌群抑制.阴道镜检查前后阴道微生态无变化者44例(73.3%),微生态好转8例(13.3%),均发生于BV和菌群异常的患者;阴道微生态由正常转为异常7例(11.7%).检查前后阴道微生态均异常但发生变化者1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者菌群异常比例较高,阴道镜检查后小部分患者有可能新发阴道微生态异常,建议阴道镜检查前后及时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
文献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阴道镜;宫颈病变;宫颈细胞学;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子杰;张岱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34;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子杰;张岱-.阴道镜操作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05):590-594,598
A类: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态
B类:
阴道微生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阴道镜检查,生态变化,无症状,异常者,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菌群密集度,优势菌,阴道分泌物,中位数,检查者,小部,宫颈病变,宫颈细胞学
AB值:
0.1122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