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影响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川崎病(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KD患儿86例.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将患儿分成观察组(是,n=62)和单纯组(否,n=24).问卷调查收集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心电图(EKG)、发热时间.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蛋白、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两组患儿在性别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IVIG抵抗、EKG、血清蛋白、WBC、CRP、ESR、ALB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年龄较小,IVIG抵抗率较高,EKG异常情况多,血清蛋白、WBC、CRP、ESR、ALB水平高,发热天数较长.年龄、IVIG抵抗、EKG、血清蛋白、CRP、ESR、发热天数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KD主要危害冠脉动脉病变,其中年龄越小、发热天数越长、血清蛋白、CRP、ESR水平越高的患儿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文献关键词: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血清蛋白;CRP;ESR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园园;熊振宇;憨贞慧;盖勇;金娜
作者机构:
开封市儿童医院 河南开封475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园园;熊振宇;憨贞慧;盖勇;金娜-.影响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22(06):51-53
A类:
B类: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KD,调查收集,丙种球蛋白,IVIG,心电图,EKG,发热时间,颈动脉超声检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蛋白,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ALB,性别比,差异比较,异常情况,热天,主要危害,冠脉,脉动
AB值:
0.1794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