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深圳突发强对流天气应对机制实例分析
文献摘要:
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预报难度大,灾害性极大.当前短临预报技术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能力有限.深圳市气象局基于现有的短临预报技术,同时借助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持续探索突发强对流天气的有效应对机制.本文以深圳市2021年第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为案例,探讨突发强对流天气的有效应对防御机制.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历时短、雨强大、天气剧烈,精准预报难度大,且正值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压力大.深圳市气象局采取"一体化风险研判、三级预警防线、分步精准发布"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并完善强对流天气协同指挥和快速联防联动两项机制,将气象灾害影响降至最低,全市未发生因暴雨和大风造成的重大灾情及人员伤亡.
文献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气象服务;人工智能;三级短临预警防线;防御机制
作者姓名:
唐滢;兰红平;郑群峰;蔡伟源;张超;刘佳;赖鑫;陈训来;陈元昭
作者机构:
深圳市气象台,深圳 518040;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深圳 518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滢;兰红平;郑群峰;蔡伟源;张超;刘佳;赖鑫;陈训来;陈元昭-.深圳突发强对流天气应对机制实例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22(06):104-112
A类:
三级短临预警防线
B类:
应对机制,突发性,局地,灾害性,短临预报,预报技术,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天气预报,气象局,建设成果,强对流天气过程,防御机制,雨强,正值,五一假期,安全防范,风险研判,三级预警,分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协同指挥,联防联动,灾害影响,暴雨,大灾,灾情,人员伤亡,气象服务
AB值:
0.2685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