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呼伦贝尔市中西部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文献摘要:
文章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ERA5 0.25×0.25°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020年8月1日呼伦贝尔市中西部一次雷暴、大风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是贝加尔湖冷涡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中低层较大的垂直温度递减率为对流天气的产生提供了不稳定环境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提供了触发条件;08时海拉尔探空曲线上干冷、下暖湿的"喇叭状"特征是雷暴、大风产生的层结条件;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对流系统的组织化发展.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移动、合并成MCC,TBB的低值区对雷暴、大风发生的位置具有指示意义;水汽图像表征水汽带北侧有暗区触发对流.满洲里和海拉尔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产品呈现多个对流单体不断生成、合并、增强且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过程,在回波演变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有组织性的带状回波,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径向速度大值区持续时间较长,并出现明显速度模糊和"逆风区"现象,低空大风动量下传作用造成了对流系统所经之处的地面大风;海拉尔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剖面上多个发展强盛且竖直的对流单体横向排列,在径向速度剖面上对流层中层存在径向辐合区,具有产生地面大风的超级单体风暴特征.
文献关键词:
雷暴、大风;雷达回波;卫星云图
作者姓名:
王洪丽;王颖;张煦明;白子恒;李耀东
作者机构:
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洪丽;王颖;张煦明;白子恒;李耀东-.呼伦贝尔市中西部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04):9-15
A类:
B类:
呼伦贝尔市,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自动气象站,ERA5,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雷达观测,观测资料,强对流天气过程,贝加尔湖,冷涡,中尺度辐合线,中低层,递减率,触发条件,海拉尔,探空,干冷,暖湿,喇叭,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对流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MCC,TBB,低值,风发,指示意义,水汽图像,图像表征,水汽带,北侧,满洲里,雷达反射率因子,对流单体,南向东,回波演变,演变发展,有组织,组织性,径向速度,速度模糊,逆风区,低空,空大,风动,动量下传,所经,强盛,竖直,速度剖面,对流层,中层,生地,超级单体风暴,雷达回波
AB值:
0.3404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