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湖北省三次春季暴雨过程水汽来源与输送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资料,先分析了2017年4月8—9日、2005年4月8—9日和2019年4月8—9日湖北三次暴雨过程(分别简称"2017年""2005年""2019年"暴雨过程,下同)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系统;再利用HYSPLIT模式和NCEP 6 h一次的1°×1°再分析场模拟了三次暴雨过程中最强降水中心气块的后向轨迹,讨论了不同高度轨迹中的气块在移动过程中水汽的变化.得到如下结论:1)三次暴雨过程发生均在500 hPa槽东移的背景下,中低层有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地面冷锋等辐合系统,并伴有高空辐散,上升运动强、水汽充沛.2)三次暴雨过程的共同特征是水汽均主要来源于对流层中低层气块,特别是3000 m以下的气块水汽含量大,是暴雨过程水汽的主要贡献者;但气块的源地、移动路径和气块获得水汽的途径不同.三次暴雨过程中终点到达5000,7000和9000 m的气块均源自孟加拉国及其以西地区,向东或东北方向移向强降水中心,但水汽含量小;终点到达500、1500、3000 m的气块源地相对分散,即终点到达500 m的气块分别来自中南半岛北部、东海和暴雨区南侧的近地层,水汽含量最大;终点到达1500 m的气块,分别源自暴雨区的北侧、孟加拉湾东部和暴雨区南侧的近地层;水汽含量较大;终点到达3000 m的气块,分别源自黄海、西亚地区,仍有一定的水汽含量."2017年""2005年"暴雨过程中的气块主要从近海面获得水汽,其次是从陆地上获得水汽,而"2019年"暴雨过程中的气块主要是获得陆地蒸发的水汽.表明了暴雨过程中水汽来源和输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通过对三次暴雨过程的分析得到的预报启示是:在西风带高低空系统有利的配置下,除了关注副热带夏季风从南海输送水汽外,还要重视暴雨区本地及其周边地区近地层高温高湿环境中水汽的贡献.
文献关键词:
暴雨;水汽;轨迹;模拟;春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熊秋芬;姜晓飞;鞠英芹;汤兴芝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武汉 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熊秋芬;姜晓飞;鞠英芹;汤兴芝-.湖北省三次春季暴雨过程水汽来源与输送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22(03):25-33
A类:
B类:
春季暴雨,暴雨过程,水汽来源,输送特征,观测资料,下同,环流背景,影响系统,HYSPLIT,NCEP,再分析,分析场,强降水,心气,气块,后向轨迹,不同高度,生均,hPa,东移,中低层,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地面冷锋,辐合,上升运动,充沛,共同特征,对流层,水汽含量,贡献者,移动路径,孟加拉国,向东,东北方向,移向,中南半岛,东海,雨区,南侧,近地层,北侧,孟加拉湾,黄海,西亚地区,近海,海面,西风带,副热带,夏季风,南海,周边地区,层高,高温高湿环境
AB值:
0.3040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