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文献摘要: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2001年6月和1986年7月,以下简称"01·6"降水过程和"86·7"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表明:"01·6"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段集中、落区稳定、降水强度大;"86·7"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间长、落区自北向南移动、降水强度稍弱.环流形势方面,"01·6"过程副热带高压北抬明显,台风倒槽北伸与低空急流共同构成低层风场辐合、输送暖湿气流,中高层低压槽稳定少动,高层冷空气影响较弱;"86·7"过程台风倒槽北伸和影响程度均不及"01·6"过程,低空急流对低层风场辐合及暖湿气流输送贡献更大,中高层低压槽东移较快且均明显南压,高层冷空气影响较强.动力条件方面,"01·6"过程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更剧烈,上负下正的涡度配置更加稳定深厚,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更强,且动力配置均稳定于江苏东南部;"86·7"过程动力条件稍弱,且高低空散度耦合、垂直涡度配置由江苏中北部向东南部移动,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覆盖江苏东部.水汽条件方面,"01·6"过程较"86·7"过程低层水汽通量辐合更强,暴雨区上空饱和程度更高、深厚饱和层形成更早、维持时间更长.热力条件方面,"86·7"过程中低层大气对流不稳定性更强,但"01·6"过程E指数及其增幅更大,即中低层大气能量更高、水汽含量更丰富.
文献关键词:
远距离台风;暴雨;急流;动量下传;非地转湿Q矢量
作者姓名:
张雪蓉;王丽芳;王博妮;田心如;吴海英;濮梅娟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1;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上海201800;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南京210041;江苏省气象台,南京2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雪蓉;王丽芳;王博妮;田心如;吴海英;濮梅娟-.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气象,2022(12):1550-1564
A类:
梅雨期暴雨
B类:
距离影响,下江,暴雨过程,降水过程,降水强度,北向南,南移,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风场,送暖,暖湿气流,中高层,低压槽,层冷,冷空气,气流输送,东移,动力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涡度,定深,动力配置,定于,苏东,东南部,散度,直涡,苏中,中北部,向东,水汽条件,水汽通量,雨区,上空,更早,维持时间,热力条件,中低层,对流不稳定,水汽含量,远距离台风,动量下传
AB值:
0.3401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