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新生儿脓毒症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新生儿脓毒症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病例对照模式,将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25例脓毒症新生儿作为观察1组,脓毒症肝损伤新生儿25例作为观察2组,选择同期53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ETs浓度;比较脓毒症不同分期患儿及早产儿、足月儿中性粒细胞相关参数,比较早产儿、足月儿NETs产生时间.结果 观察2组ALT、TBil、中性粒细胞计数、NETs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组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NETs浓度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中性粒细胞计数、NETs浓度均低于足月儿(P<0.05),且NETs形成时间长于足月儿(P<0.05).结论 NETs可辅助判断新生儿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感染越严重则NETs浓度越高,但NETs对肝脏可造成损伤;早产儿NETs产生能力较弱,提示临床早产儿发生脓毒症后疾病风险更大.
文献关键词:
新生儿;NETs;脓毒症;肝损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肖海平;朱志伟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郑州市儿童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肖海平;朱志伟-.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新生儿脓毒症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09):6-10
A类:
B类: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新生儿脓毒症,肝损伤,NETs,病例对照,我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中性粒细胞计数,不同分期,早产儿,足月儿,产生时间,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形成时间,病情严重程度,重则,生脓,疾病风险
AB值:
0.1516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