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真善美——评话艺术的永恒坚守
文献摘要:
近1000年前,24岁的苏轼初入职场,赴陕西长安之西200多里的凤翔县任判官,到了凤翔县便见大街深陌,处处有说"古话"者,听者满堂."古话"即说书,也就是今天的评话.苏判官入场细听,其浓重的土语,令其不知所云,后来还是他的好朋友—凤翔县府武吏王彭详细解说,大学问家苏轼方才明白那些评话艺人究竟说了什么.后来,苏轼在他的《东坡志林》一书中记述了这段故事:"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苏东坡这段史事纪实,充分体现出宋代历史说书深受人们的喜爱,纵观其繁衍轨迹,评话艺术的繁荣在北宋甚至唐代就已繁荣盛行,世俗化、平民化作为评话艺术发展的鲜明特色,更是展现出其对真善美的坚守与弘扬.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荣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荣-.真善美——评话艺术的永恒坚守)[J].曲艺,2022(05):41-43
A类:
闻刘玄,刘玄德
B类:
真善美,评话,永恒,苏轼,职场,西长安,多里,凤翔县,判官,大街,处处,古话,听者,满堂,说书,入场,浓重,土语,不知所云,县府,解说,大学问,学问家,方才,明白,艺人,记述,这段,三国,国事,曹操,苏东坡,史事,纪实,宋代,纵观,繁衍,北宋,唐代,盛行,世俗化,平民化,艺术发展,鲜明特色
AB值:
0.4905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