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技术(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60例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单纯射频组和联合富血小板组,每组30例。单纯射频组为单纯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联合富血小板组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术。记录两组手术前、手术后1、3、7 d以及1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红外热成像图(ITI)皮损区域与相应健侧皮肤区域的平均温差(△T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VAS评分、PSQI评分、△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联合富血小板组优于单纯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PSQI评分与△T ℃联合富血小板组与单纯射频组比较治疗后1、3、7 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在治疗后1个月时联合富血小板组明显低于单纯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自体PRP注射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较单纯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疗效好。
文献关键词: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脉冲射频;背根神经节;富血小板血浆;红外热成像;DSA引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晓绘;陈付强;于洋;孙明洁
作者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疼痛科,青岛市 266011;莱州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山东省烟台市 261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晓绘;陈付强;于洋;孙明洁-.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2(02):194-201
A类: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
B类:
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数字减影,减影技术,DSA,PRP,胸段,青岛市,市立,东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组手,手术前,手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红外热成像,ITI,皮损,健侧,均温,并发症发生情况,时点,自体,脉冲射频治疗,治疗疗效
AB值:
0.1356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