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就业质量、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获得感
文献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城市社会体系中的弱势群体,经济、政治、文化获得感亟待提高.借鉴人口迁移等理论和农民工获得感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农民工获得感假设模型.基于广州、长沙、贵阳三地428份样本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实证分析农民工获得感及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后表明:5分制自我评价下,农民工的获得感均值为3.24分,提升空间很大;"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和"城市融入"能较好地表征农民工的获得感,三者均对农民工的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就业质量、社会资本均对农民工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632和0.507,就业质量的影响强度高于社会资本.据此,应着力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加大农民工社会资本培育力度,发挥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物质支持作用和社会动员优势,用好官方公益机构的组织优势,并激发农民工自身动力,有效提升农民工群体各方面获得感.
文献关键词:
就业质量;社会资本;农民收入;农民工获得感;社会融入;就业扶持;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江维国;李湘容;黄雯敏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江维国;李湘容;黄雯敏-.就业质量、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获得感)[J].决策与信息,2022(11):79-89
A类:
农民工获得感
B类:
就业质量,产业工人,城市社会,弱势群体,文化获得感,人口迁移,贵阳,模型法,自我评价,提升空间,城市融入,影响强度,路径系数,强度高,农民工就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持作用,社会动员,组织优势,农民工群体,农民收入,社会融入,就业扶持
AB值:
0.237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