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农工阶层换位":基本含义、外部效应与优化策略
文献摘要:
新世纪之交前,中国规模最大的阶层一直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包含农民工在内的工人群体,逐渐取代农业劳动者成为规模最大的阶层,实现了职业维度上的"换位",并先后带动"农"和"工"在地域、户籍等广义上的位置交换.在此过程中,农民数量不断减少且其成员构成不断变化,工人在群体构成、劳动方式、行业分布和所有制分布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工阶层换位"整体上是一场具有进步性的社会现象,与缩小贫富差距、优化社会结构和推动政治发展等在趋势上是一致的.当下,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农民与技术工人的培育,坚持城乡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消融"二元社会",推进农民与工人实现更加全面的阶层换位.
文献关键词:
农民;工人;"三圈结构";"农工阶层换位";国家治理
作者姓名:
裴新伟;朱光磊
作者机构:
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南开大学 天津 3003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裴新伟;朱光磊-."农工阶层换位":基本含义、外部效应与优化策略)[J].探索与争鸣,2022(12):45-56
A类:
B类:
农工,换位,外部效应,新世纪,世纪之交,农民工,工人群体,农业劳动,并先,户籍,位置交换,成员构成,群体构成,劳动方式,行业分布,所有制,进步性,社会现象,小贫,贫富差距,社会结构,政治发展,职业农民,技术工,城乡融合,城市化进程中,体制机制改革,三圈,圈结构
AB值:
0.4802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