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小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院内感染状况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小儿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术后院内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38例CE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已行手术治疗,统计其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检查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38例CEA患儿术后出现院内感染的有25例,发生率为65.79%(25/38).其中,感染发生部位排名前3的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系统.38例CEA患儿共检出37份病原菌,术后院内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等,且存在耐药现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均对苯唑西林、青霉素耐药,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较为敏感.结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CEA患儿术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较高,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系统,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且细菌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应对此加以重视,在治疗时积极进行药敏试验,以提高临床疗效.
文献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闭锁;院内感染;病原菌检查;药敏试验
作者姓名:
刘哓燕;金宏娟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 厦门市儿童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引用格式:
[1]刘哓燕;金宏娟-.小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院内感染状况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02):14-17
A类:
B类:
小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院内感染,感染状况,状况分析,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分院,CEA,染发,病原菌检查,药敏试验,发生部位,泌尿道,血液系统,共检出,革兰阳性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人葡萄球菌,西林,青霉素,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发生风险,主要病原菌,耐药性
AB值:
0.1857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