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显微夹闭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显微夹闭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91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48例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术,纳入介入组;43例实施开颅显微夹闭术,纳入显微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前、术后3 d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预后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认知功能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介入组治疗效果优于显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3,P<0.05).两组术后3 d IgM、IgG、Ig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介入组高于显微组(P<0.05).介入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高于显微组(P<0.05).介入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MMSE评分均高于显微组(P<0.05);术后3个月内POCD发生率低于显微组(P<0.05).结论 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效果优于开颅显微夹闭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
文献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术;开颅显微夹闭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苗静静;宗庆华
作者机构:
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苗静静;宗庆华-.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显微夹闭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J].临床医学,2022(08):11-14
A类:
开颅显微夹闭术
B类:
血管介入栓塞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郑州市,中心医院,手术方法,施开,组手,手术疗效,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认知功能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认知功能障碍,POCD,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恢复
AB值:
0.1082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