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改良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脑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均<0.05)。术后第7天,两组改良BI均较术前增高,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
P均<0.05),且研究组改良BI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两组NSE、S100B均较术前增高(
P均<0.05),但研究组NSE、S100B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第7天,两组SOD均较术前增高,MDA均较术前降低(
P均<0.05),且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67%,2/75)低于对照组(12.00%,9/75),
P<0.05。
结论:颅内动脉瘤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损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文献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娟娟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介入手术室,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娟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22(22):11-14
A类:
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
B类: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郑州大学,用血,围术期情况,Barthel,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损伤,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氧化应激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组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氧化应激反应,神经功能损害,日常生活能力
AB值:
0.1178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