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血管内介入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血管内介入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介入组与开颅组,每组34例。开颅组采用开颅夹闭术,介入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影像学指标、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脑损伤指标、并发症。结果:介入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颅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颅组(
P<0.05)。术后7 d,介入组动脉瘤瘤体高度和瘤颈长度之比(AR)、动脉瘤瘤体直径和载瘤动脉平均直径之比(SR)、入射角均低于开颅组(
P均<0.05);术后7 d,介入组MCA血流速度、颅内压水平低于开颅组(
P<0.05);术后3个月,介入组NIHSS评分低于开颅组,MMSE评分高于开颅组(
P<0.05);术后24 h,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蛋白)均较术前增高,但介入组增高幅度低于开颅组(
P<0.05);开颅组并发症发生率(17.65%,6/34)与介入组(2.94%,1/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开颅夹闭术比较,血管内介入术治疗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可减轻患者脑组织损伤,改善脑组织血流和颅内压,并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
文献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开颅夹闭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文献;刘丹;张昊;杨扬;李力;王纵
作者机构: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驻马店 463000;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驻马店 463000;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驻马店 4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文献;刘丹;张昊;杨扬;李力;王纵-.血管内介入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22(15):29-32
A类:
B类:
血管内介入术,开颅夹闭术,破裂动脉瘤,效果比较,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用血,围术期情况,影像学指标,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脑损伤,损伤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瘤体,颈长,之比,平均直径,SR,入射角,颅内压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并发症发生率,可减轻,脑组织损伤,组织血流,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颅内动脉瘤
AB值:
0.1908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