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版权时代著作权刑法保护的主观目的检视
文献摘要:
根据我国刑法第217条的规定,侵犯著作权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营利目的".然而,在数字版权时代到来之际,过于强调行为人主观上的营利目的,不仅徒增了司法机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证明难度,而且极有可能放纵一些主观上不具有营利目的但客观上侵犯了著作权的行为.目前,有学者主张保留对该罪名的主观目的限定,另有学者主张可以放宽对该罪名的认定标准,并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并不需要行为人具有营利的目的,但这些观点并不能为数字版权的保护提供充足的刑法规范依据.因此,通过修改刑法取消该罪名的"以营利为目的"的限定,不仅有利于减轻司法机关的证明负担、契合数字版权保护的特征,而且与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相一致,是未来针对这一问题较为妥当的解决方案.
文献关键词:
数字版权;侵犯著作权罪;营利目的;市场秩序
作者姓名:
姚万勤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 重庆 401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万勤-.数字版权时代著作权刑法保护的主观目的检视)[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06):96-103
A类:
B类:
刑法保护,主观目的,检视,侵犯著作权罪,求行,行为人,营利目的,到来之际,徒增,司法机关,关在,在案,办理,放纵,罪名,放宽,认定标准,网络环境,并不需要,刑法规范,规范依据,以营利为目的,数字版权保护,相一致,妥当,市场秩序
AB值:
0.3073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