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语言符号与政治建构:儒家正名理论中的语言政治
文献摘要:
正名理论的逻辑语言文法与政治伦理解释的两端分歧在深层结构内部隐藏着语言符号与政治建构的同一.语言符号与政治建构之间存在着一种耦合关系:语言符号本身具有一定的权力属性,为政治建构奠定了潜在基础;政治建构过程中权力的夺取、掌握和葆有需要语言符号的高效参与.春秋时期的语言符号与政治建构遭遇到外部社会现实、语言流变本身以及权力结构异化的挑战.面对春秋时期语言符号与政治建构之困,儒家正名理论通过对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象征体系的语言符号化处理,强调了语言符号与政治建构的同一,构建了一个集语言文法事业、言语政治行为和名位符号象征的语言与政治建构于一体的体系.
文献关键词:
语言;政治;正名;符号;权力
作者姓名:
廖永林;潘莉;卞程秀
作者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永林;潘莉;卞程秀-.语言符号与政治建构:儒家正名理论中的语言政治)[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04):155-161
A类:
B类:
语言符号,政治建构,正名,名理,语言政治,文法,政治伦理,深层结构,耦合关系,权力属性,建构过程,夺取,春秋时期,社会现实,变本,权力结构,象征体系,符号化,一个集,法事,政治行为,名位,符号象征
AB值:
0.3232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