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主体性过剩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
文献摘要:
从早期工业资本主义到当代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者主体性的境况经历了从主体性匮乏到主体性过剩的历史性转变.数字技术对主体性过剩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活动能力和方式的拓展以及对主体生产的能动引领.但从本质上说,主体性过剩是由数字劳动支撑和建构起来的,数字劳动通过整合资本扩张的要求与主体性建构的需求、消解主体与他者的自然界限、加速主体性潜能向现实转化等环节来制造主体性过剩.主体性过剩的深层悖论是主体性异化,这种异化意味着数字资本通过数字劳动来控制人的欲望和个性的再生产.彻底扬弃数字资本主义的主体性异化,需要自觉将数字技术应用提升到政治批判的高度来把握,并与批判和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内在地关联起来.
文献关键词:
数字资本;数字劳动;主体性过剩;主体生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聂阳
作者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聂阳-.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主体性过剩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03):74-80
A类:
主体性过剩
B类:
数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早,工业资本主义,劳动者主体性,境况,历史性转变,人的活动,活动能力,主体生产,数字劳动,合资,资本扩张,主体性建构,他者,悖论,人的欲望,再生产,扬弃,数字技术应用,应用提升,政治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
AB值:
0.2563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