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和旅游开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文献摘要: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深入挖掘、传承、保护农耕文明中的文化瑰宝.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生产生活实践等的历史记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着牢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坚定乡村文化自信,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增强乡村文化生命力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实践中要保护其原真性,确保文化归属特质的延续,避免因原真性流失引发文化问题.为了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商业化降低文化价值,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化损害文化意义,旅游开发进程中原真性保护路径包括激发乡村居民主体性,深化主观原真性认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合理赋权,避免过度商业化,推动其文化实践的复归.借助非遗旅游实践助推乡村文化振兴要讲好乡村非遗旅游开发中的乡土故事,用好乡村非遗旅游体验中的文化空间,谱好乡村非遗旅游产品美的乐章,做好乡村非遗旅游营销中的文化传播.
文献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文化振兴;原真性;保护和开发;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宇青;徐虹
作者机构:
天津商业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南开大学 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 3003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宇青;徐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和旅游开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J].社会科学家,2022(10):69-75
A类:
B类:
原真性,乡村文化振兴,中华文明,农耕文明,瑰宝,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生活实践,历史记忆,文化根基,乡村文化自信,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生命,开发实践,文化归属,文化意义,保护路径,乡村居民,居民主体性,持有者,文化实践,复归,旅游实践,乡村非遗,非遗旅游开发,旅游体验,文化空间,旅游产品,乐章,旅游营销,保护和开发,乡村旅游
AB值:
0.2418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